安博体育登录入口手机版

道之道阅读:2023年03月10日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05    作者: 安博体育登录入口手机版

  《井》卦(),由下巽()上坎()组成,卦形作“”,象征“水井”。上卦“坎”为水,下卦“巽”为木:树木上端有水分渗出,犹如井水被汲引而上,喻示“井”象。全卦把“井”人格化,通过展示水井“养人”的种种美德,譬喻“君子”时时刻刻均应当修美自身、惠物无穷。

  “经文”井①: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②,亦未繘井③,羸其瓶④,凶。

  “译文”井卦象征水井:城池村邑可以迁移而水井却从不迁移,井水汲出不见少,注入不见多,来来往往的人们都不断地使用水井。汲水时,眼看水就要提出井口,而汲水的瓶罐却坏了,一定有凶险。

  “注释”①井,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坎下巽,有树木得水滋润而蓬勃生长之象。水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设施。《易卦》以井为卦名,用来集中反映劳动与生活,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用《周易》的语言,可以概括为“养”。在《彖传》与《象传》看来“养”具有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自然对人类提供的生养条件,另一方面批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爱惜养护,形成了“并养”与“养井”这一对特殊的概念。②汔(qì),几,接近。③繘(jú),借为矞,出。④羸,蔺一多、高亨说当读为儡。《说文》:“儡,相败也。”羸其瓶,犹言将打水的瓶弄破了。

  “解读”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滋润,树木得水而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这是井卦的品德。卦辞的“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是讲水井的特点的。上古人们多逐水草而居,水对我们正常的生活来说是绝对不可少的,是人的生命之源。大凡有城池村邑等民众聚居的地方,必定有水井。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城池村邑迁移了,水井却依旧在那儿。而且井里的水汲出不见其少,泉流注入也不见其多,这说明了水井的恒久性。“往来”就是“往者来者”的意思,可译为来来往往的人。“井井”,朱熹的《周易本义》释为“井其井”,前一个“井”是名词用为动词,后一个“井”是名词,意思是不断地使用水井。水井在这里已被人格化了。井卦通过展示水井“养人”的种种美德,来譬喻人应当修养己身,惠物无穷的道理;同时也极力赞扬水井定居不移,无竭无盈,不断奉献的特点,喻示人要守恒不渝,大公无私。在井水已汲到接近井口,将要出井时,如果汲水的瓶罐坏了,那么就会一无所获,结果必有凶险。这几句其实就是以“井德”喻示,人若无法善始善终,一定会导致凶咎。井卦不但要求人要具有井德,多修己身,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经文”《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①。“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②。

  “译文”《彖传》说:入乎水中而使得水向上行,就是水井,水井养人是没有穷尽的。城邑村庄可以迁移而水井从不迁移,乃是因为阳刚君子能居中守恒的缘故。汲水时井水就要汲出井口而尚未出井,说明此时水井并未完成惠施于人的功用。若汲水用的瓶罐坏了,必然会导致凶险。

  “注释”①井养而不穷,井以养人,所以说“井养”,人们从井中汲水饮用,用之不穷,所以说井养而不穷。②王弼本无“往来井井”四字,《集解》本有,当据补。

  “解读”井卦是巽下坎上,巽为风,为人,坎为水,人乎水而上水,就是说以物(指汲水用的瓶罐之类)入水而使水向上运行,这正是从井中汲水之象,所以巽下坎上的这一卦,就以井来命名。井水供人使用,既没时间限制,也没有量的限制,任人予取予求,无丧无得,往来皆所取给。因此水井有养人的无穷之德。该句既承前文解释卦名井的意义,又启下面的解释卦辞之文。“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是以九二、九五爻象来解释卦辞的。九二、九五两爻以阳刚之质居中,如同阳刚君子,具有刚中之德;刚则强实,中则不偏,实而不偏,怎么会迁移?故九二、九五的守恒刚中,决定了井德有常不渝。水井是供人汲水的,如果井水虽被汲到井口,但终究是没有出井,水井自然就还没有起到惠施于人的作用。所以《彖传》说“汔至亦未僪井,未有功也。”导致汲水失败的原因是“赢其瓶”,即汲水用的瓶罐子坏了,卦辞与《彖传》都说这是凶险的征兆,其实就是喻指修养己身未成则止,对事业有害。

  “译文”《象传》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

  “解读”此处最难解释的就是“木”。郑玄说“巽木,桔槔也。”这是说“木”就是“桔槔”。古人以横木支于木柱上,一端挂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通过杠杆原理上下运动来汲水。“桔槔”就是指这种汲水用的吊架,也就是《象传》中“木”的意思了。我们不好过分地拘守字面上的意思。这句话大致是说,用吊架能吊上来水的,就是水井。吊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瓶罐把水汲上来,这也就是井水被汲上养人之象,因而成为“井”的象征。《象传》说“君子以劳民劝相”,就是君子看到这一个卦象所受到的启示。意思是一方面要以己之德惠养万民,一方面还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勉励老百姓互相资养、帮助。《象传》是要求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之旅中,效法“井养不穷”之德,做到修养己身,行善乐施,广益于人,惠物无穷。

  “译文”初六:井底有污泥沉滞,使得井水污浊不能汲食,再加上久不修治已成为旧废之井,连鸟雀都不来光顾了。

  《象传》说:井底有污泥沉滞,井水污浊不能汲食,原因主要在于初六处柔暗卑下之位。久不修治而成为废旧之井,连鸟雀也不来光顾,说明初六此时已为人禽所共弃。

  “解读”井是供人饮水用的。如果井里积满了沉滞的污泥,久不修治,井水变成污水浊水,人们也就不会再来汲水了。这正是初六的爻象。初六以柔爻居于井卦之初,地位卑下,身处阴暗之中,说明正是在井底,有井泥之象。井水可以养人,而井泥却是地道的无用之物,甚至连鸟雀都不来光顾。水井一旦长期不能修治,必定会见弃于人。喻示井德之中一旦渗入污垢而变浑浊;必定要被所有的人舍弃。

  “译文”九二:井底出水的穴窍有射出之水,但是仅仅被用来养活小鱼。纵使有汲水的瓮,也是又漏又破,仍旧没办法汲出水来。

  《象传》说:井底出水的穴窍有射出的水,只够用来养活小鱼,这说明九二此时没有应援。

  “注释”②鲋,《集解》引虞翻曰:“鲋,小鲜也。”指小鱼。水并淤塞,长期不用,以致井中生长出小生物。

  “解读”井卦总的倾向是向上好,向下不好。因为水井的功用就是井水上出以养人。九二虽为阳刚之才,但是居位不当,而且离初六阴爻最近,在下而不能上出,是极不好的处境。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九二身为刚阳,本来是可以经世致用、惠养百姓的,但是由于居位不妥当,而又“亲小人,远贤臣”,岂不更遭殃?不过,九二可以求得外在援应嘛!与九二相应的位置是九五,两者都为阳爻,不能形成正应,所以九二无法寻到九五的外援。“井谷射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井底的穴窍已有井水汩汩而出,说明不是泥井,但水不多,仅够“射鲋”。射是注的意思,意为注入的水仅能养活小鱼。不是不想把井水汲出来,而是实在无法汲出。因为水本来就少,而汲水用的瓮又破又漏,已经没办法用了,没有工具怎能汲水呢?九二身为阳刚之质,本来应该能够拯济万物,惠养百姓,大展鸿图干他一番的,然而事到如今,未立任何功业,却落得个“井谷射鲋,瓮敝漏”的结果。其失败的教训就是因为没有争取到外援之故吧?我想如果九二有援应,他一定能成就井德之功了。

  “译文”九三:水井经过清理变得洁净以后却没有人去饮用,使人心中感到惋惜;应该赶快汲取这洁净的井水,如果王道圣明的话,君臣百姓就将一起承受福泽。

  《象传》说:水井经过清理变得洁净后却无人饮用,说明九三的行为未被人理解,使人心中惋惜。希望王道圣明,能够任用九三,使君臣百姓都能承受福泽。

  “注释”①渫(xiè),掏去污泥使水洁净。②恻,《说文》:“痛也。”犹今语痛心,伤心。

  “解读”在这一爻中,水井经过清理,变得干干净净,可以饮用了,但是却没有人去汲用。喻示九三虽为阳刚之质,有用之才,却未得其用。自古以来,千里马必须有伯乐的赏识才行,有才之人不遇圣明君王也就不能发挥其用。“井渫之食”,九三的行为不被人理解,才能不被明君赏识,这使多少人为之扼腕而叹啊!井水清洁而人不饮用,这是人之不明;有才之人不被任用,因而不能发挥作用,这是王之不明。实际上有才之人一旦被任用,所发挥出的功用岂止是一人之幸?正如井水之养人、惠物无穷一样,君臣百姓都是可以受到有才之人的功益啊!所以九三爻辞与象辞以充满希冀的笔调,展示出井水已清,应该赶快汲用的急切心情。实际上这段话是盼求圣明君主能够思贤若渴,举贤授能,让有才能的人都能像水井那样,发挥效用,惠养百姓。

  《象传》说:水井予以修治没有咎害,说明此时只可修井而不可急于去惠养万物。

  “解读”从的爻象来看,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以柔爻居柔位,可谓居得其正,可以免咎,但阴柔才弱,且下无所应,这就决定了他不可急于进取,成就大的事业。所以爻辞说“井甃,无咎”,做修井这样的工作是可以的,没有咎害,但还不能养人无穷。《象传》强调“修井也”,也是提醒此时宜于修养自己的品德,以弥补素质的不足和行为上的过失,而不可急于去惠养万物。因为自身存有敝端而养人,恰是以其敝端来害人。

  《象传》说:九五爻辞讲水洁泉寒,清凉可口,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象征人得中正之道。

  “解读”九五以阳刚中正居于尊位,既有阳刚之才,又有中正之德,才德兼有,完美无缺。就水井来说,是一口清凉之甘泉,就人才来说,是鲲鹏展翅,可以大展宏图,发挥作用的时候。水井中既然有甘美清洁之水,人们都喜饮用,说明这口井能施养于人,且养人无穷。养人无穷,这是“井德”至美的境界,象征贤君高居尊位,惠人无穷。

  “译文”上六:井水汲上来饮用后,不要覆盖井口;要相信此时井水会源出不穷,无时不可上水为用,这是最为吉祥的。

  “注释”①爻辞所讲的井,当为陷阱。井收,指陷阱下宽上收。幕,《释文》:“覆也。”

  “解读”上六正居于井卦之颠,表明井水已经汲上来了,正是大功告成之时,因此理所当然为“元吉”了。水井是供水汲水饮用的,如果自己汲出水饮用后,马上就把井口盖死,那别人怎么用水呢?一口水井如果只为个人独用而不养大家,这是水井的悲哀。汲用井水的人越多,水井施泽的范围就越广,卦辞的“往来井井”就是这一个意思。下文的“有孚”,即有信,就是要我们始终相信井水是源出不穷的,是永远流不完的,与卦辞的“无丧无得”相互呼应。也只有这样,水井养人的功用,即水井之德,才可以永远得到发扬光大。

  井谷射鲋。瓮敝漏”暗示我们,要随时检查自己的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不是满足“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吉姆斯·林恩就做到了这一点,结果变成了大富翁。时代是不断前进的。一个有经营头脑的人是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经营策略的。LTV公司的由来就说明了这一点。LTV公司是美国吉姆斯·林恩1961年创办的。仅仅7年工夫,LTV由原来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迅速崛起,成为全美最大的l5家公司之一。1946年,吉姆斯·林恩勉强凑足3000美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林恩电气行。那时,林恩最主要的财产只有一辆小卡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二战后,美国的建筑业十分繁荣。办公大楼和工业方面的建筑更是方兴未艾。于是,林恩急忙去参加了,抢到了几桩生意,积累了一些资金。到了50年代初期,林恩电气行的年营业额已超过100万美元。但是,由于他是私人经营,需交许多所得税,使得林恩真正装进自己腰包的没有几个子儿。经过再三考虑,林恩决定将自己的电气行改造成大众公司,如此,不仅能减轻税赋的负担,而且有更多的合理避税机会,更重要的是,股份公司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容易扩张,也更能使利润最大化。没过多久,林恩电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获准发行80万股普通股票,其中林恩拥有50%的股权,其余的40万股以每股2.5元价格上市。他成为了“负翁”。林恩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上市的股票全都推销完了。除去各种费用,林恩公司实际所收资本为75万美元。吉姆斯·林恩认为,利用股市挣更多的钱是符合时代的趋势的,是能为自己挣更多的钱的。于是,他决定利用股市捞到更多资金,创立一个庞大的公司王国。首先,他用现金购买了另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从而使林恩公司扩充了一倍。而公司的股票售价在证券市场上立即扶摇直上。如此一来,使得林恩在购买其他公司时,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可以不必马上用现金兑现了。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日渐建立起信誉,价值日益看涨。因此,也可以把它当做现金使用,而不必动用现金。没过多久,林恩又买下一家电子公司,并改名为林恩电子公司,如此股票价值更高,紧接着他又用相同的方式,收买了阿提克电子公司和迪姆柯电子公司。此时,他的新崛起的公司,营业额已达1500万美元。他从“负翁”变成了富翁。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是美国重要的飞机和导弹制造厂,但是,它也成了林恩的收购目标。林恩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从证券市场公开收购,另一方面和现有股东私下成交,迅速取得近40%的股权,成为休斯·福特公司最大的股东。LTV公司的产生和壮大都是因为它的总裁善于洞察时势,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实行新的挣钱方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②,道之华,而愚之始③是以大夫处其厚④,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②前识者:有预见的人。道、德、仁、义、礼都谈到了,这里的前识者即“智”。

  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其实就是有德的。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所以实际上未达到德。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扬着胳膊,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所以,我们从这一个道理不难得知,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礼这样的一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出现的,当然就是社会动乱的祸首了。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表面,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敦厚而不轻薄,实在而不虚华。所以,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老子认为“德”是有“上德”、“下德”之分的,符合“道”的德才是上德,不符合道,而强力妄为的德都是下德。那些仁义礼智等东西是由于不能遵守道才产生的,人们应保持朴实纯洁,反对浮华愚妄。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人类的精神从道到德、到仁,再到礼,是一个退化的过程。越往下,人为的造作越多,离道越远。大丈夫不应务虚,而应当以返本归源为要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本章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二部分—一《德经》的开篇。前面的章节是《道经》部分,《道经》阐释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而《德经》阐释的则是人德,也就是人生的行为准则。在老子看来,“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只要是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只要是不合于道的行为,就是“失德”。道与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是两者也有区别:德可大致分为上德和下德,只有上德才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道指的是客观规律,而德指的是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天道和人道一起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作为《德经》的开篇,本章首先揭示了上德与下德的区别。在老子看来,得道之人是具有最大德行的人,他们的心里本来就没有上德与下德的概念,所以人们才会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换言之,大道与大德都是无言无名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上德与下德的概念,那么他就会进入到后天的的分别之中。一具有了分别之心,那么这个人便是凡夫俗子了。因此.凡是具有下德的人,他们的心里都会有上德与下德的概念。做所有的事情都要那道德去衡量,生怕自己的行为不合于道德。如此一来,人们所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真正合于道德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丽有以为。”老予所说的上德与儒家所说的德政不是一回事呢?老予认为,儒家的德政不合乎客观规律,不符合现实情况,仅仅是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来推行的,所以不能称为上德,而是下德;而上德则是无为,它合乎自然规律,治国者心中没有功利的观念,不是仅仅凭着主观意志去办事,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无为而无不为”,而道的精神便能充足表现于人间。

  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为两个类型和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无为的类型包括道和德;有为的类型包括仁、义、礼。五个层次即道、德、仁、义、礼,其中德(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和仁是这五个层次中最高的标准。“失道而后德”说的是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说的是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属于有为的范畴,而“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在有为的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一样的层次。统观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只有上德属于客观行为,其他都属于主观行为。而下德则包含了仁、义、礼。如果统治者不能明道,总是以自我名利为中心,那么,他所推行的仁、义、礼,目的都在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老子看来,大干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为道所主宰,它们的存在,既无益于大自然,也不能对大自然构成危害:他们自以为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却连一丝痕迹都不能留下。因此,一切生命都只有当下的存在意义,而没有原始的或终极的纪念意义。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人们不禁为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而感到叹息。生命是短暂的,人们应当怎么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由于人们都具有思想和意识,都能够区分善恶美丑,所以才有了道德标准,当然这种标准也是人为规定的。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德(即上德)是不需要形式的,这就为人们提供了足以参考的指标。人们在参透这一思想的同时,也就明白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了,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的一生。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

  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

  德,是一种收获。经常有收获而不失去,是有利的、没有害处的。所以以德字来命名。怎么样能具备德呢?通过道。怎样能完全遵守、体现德的影响呢?利用无为。使自己无所作为,则万事万物都能够包容。对于事物,无,不存在,是万物必然经历的阶段;存在了,就会生长、变化直至死亡。所以天地虽然广阔,它们的核心、本质却是虚无的;圣明的君王虽然伟大,可是他的心境通常是空虚无杂念的,他的领导通常是无所作为的。所以观察复卦并恢复我们的本性,天地最核心的原则也就是虚无,就可以显现了;夏至的时候闭关思考,就像先王所做的那样,我们就能了解先王的伟大卓越之处。

  所以没有私欲,不重视自身,则四海都尊敬地仰视他,远近的都来归附。把自己看得很特殊而有为自己谋利的私心杂念,就连自己的身体都难以保全,自己的肌肉和骨骼都会产生矛盾。所以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只遵循道的规则,不以自己的德为高尚,不把持也不使用什么,所以才能有德,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

  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

  不追求而得到,不作为而完成,虽然有德但是却没有具备品德的表现和名分。具备下等品德的人追求而有所得,作为而有所成就,然后确立善的事物和行为做人们的模范,所以他的德是能够看出来的、能够言说的。追求而获得,必然会有失去的时候;作为而完成,必然会有失败的时候。有了善的名声,就会受到与之相对的不善的影响。

  所以具备下等品德的人用有目的的作为来影响万物。无目的、没有作为的人是没有偏向的。凡是不能够做到无所作为的人,都是下等的品德,那些仁义礼节就是这样的。明白了德的高低层次,就要提升下等的品德来与上等的品德相符合。

  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之量,上仁是也。足及于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

  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勉力作为,但无私心意图,不求结果,已经是下等品德中做得最好的了,是上等的仁爱。能够认识到应当无所作为而还是有所作为。勉力作为,但无私心意图,不求结果,这样还是有作为引起的祸患。无为和无名是根本。舍弃根本而趋向于由根本引发的表象,虽然可能取得伟大的功绩,但是必然是不完全的。虽然有美好的名号,与之相对的不好的、假的必然出现。

  做不到无所作为就取得成就、不去建设发展就能使国家繁荣稳定,就去作为,所以有为大众无私奉献的人。这样的人的爱是没有偏向、没有自私的动机的,所以说上等的仁爱是勉力作为,但无私心意图,不求结果。

  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施与仁爱但不能普遍地兼容并包,就有了片面的认同、夸大正义真理的人,进而使之成为人类需要遵守的条文。这样的人厌恶虚伪而护助正直,帮助正直来消除虚伪,沉溺于具体事务而有目的、有动机。所以说上等的正义是勉力施为,目的明确。当人们不能笃守正直,就有靠装饰、写文章或是制定礼仪来尊崇正直的。崇尚美好、培养尊敬的态度,这过程中彼此修正和指责就会产生矛盾,发生不愉快。所以讲礼法的人勉力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强迫人服从。

  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

  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则得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

  伟大的极致,哪里只是道呢!而道之后的东西,有值得尊崇的吗?虽然品德高尚,事业兴隆,极其富有,仍然还是局限于自己而达不到完全。所以天不能像地一样承载,地不能像天一样覆盖,人不能无私地帮助别人。

  万物虽然尊贵,各有各的用处,还要以无为用,才能充分的发挥万物的特点和作用,不能丢弃无的根本。舍弃无为这个根本,损失就会很大,所以说失了道才会强调德行。以无为用,德行就得到了它的根本,这样才可以自己不辛劳而万物无不和谐而有调理。舍弃道而追求它的低级衍生物,就是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根本。

  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不能做到无所作为,就会重视给人施与和帮助;不能给人很多施与和帮助,就会重视正直的品行;不能具备正直的品行,就去重视礼节和表面的尊敬。这就是老子说的失了德行才会强调仁爱,失了仁爱才会强调正义,失了正义才会讲求礼法。礼仪,开始于人们不能笃守忠信,有话不明说而互通书信,在表面问题上相互责备,细小的琐事也要争执。仁爱正义虽然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做出来难免流于虚伪,何况外表装样子怎么能长久呢?礼仪是忠信单薄而出现混乱的首要原因。

  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得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

  前识,是先于别人认识,是属于下等的品德。发挥聪明来先于别人认识,耗费智力来处理日常事务,虽然了解了事情,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奸诈、虚伪夹杂其中,虽然享有盛誉,但却失去了更多真实。越劳累事情就越没有条理,越繁忙治理却越疏忽,竭尽了智谋,人民却受到更大损害。舍弃自己的意图和利益,任由事物自由发展,虽然无所作为也可平安。持守简单、朴素,就不必非按制度、法条上写的去做。

  耽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

  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尚焉,义则竞焉,礼则争焉。

  耽溺于所获得的,就会忽视了所应持守的。认识、智识,是道浮华表浅的表现,是造成愚蠢的重要的因素。如果得到了铸就功绩的真正根本,万物自然发展、创造而不推辞、不懈怠,万物得以保全而我却毫不劳累。不以形态来利用,不以事物的名称、特点来管理,而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所以仁义可以显现,礼仪尊敬也能够自然反映出来了。

  以大道来承载万物,以无名来镇住万物,没什么崇尚的事物,没什么思虑的意图。让万物各自处于合适的位置、从事擅长的事务,利用它们表现出的真实感情,这样就具备了深厚的仁德、正派的行为和高尚的礼仪。舍弃承载万物的道,舍弃生成万物的根本,只利用万物的形体,滥用肤浅的聪明才智,仁爱就会被崇尚,人们就会争相夺取正义这个好名声,而互相指责行为不合礼法。

  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仁德的深厚是不能靠施与仁爱来达成的;行为的端正不是用理义来约束就能形成的;礼仪的真诚得体也不是对礼仪规范的教导所能成就的。以道承载,以根本来统御,所以没什么要崇尚、显耀的,自己反而能显耀;不想同别人竞争,反而能从群体中彰显。无名的,他的名才能令人信服;无形的,他的形态才能完全。

  以守住母体来保存母体所产生的事物,以崇尚根本来提高其衍生物与次要部分的地位,这样形体和名称都有了,而不正当的却不生成,伟大的美好能够与天相比却不产生肤浅华丽的外在。所以根本不能疏远、不能失去。仁义是作为根本的道所生发的,不可以把仁义作为根本,就像工匠做成的东西,不可能等同于工匠。舍弃根本而追求道所产生的末端产物,名字就会有所分别、有所局限,形态就会有边界、有限制。虽然能够成就很大,但是必然不够周全;虽然繁盛美好,但必然会有忧患。功是用来努力铸就的,不是用来居处而自鸣得意的。

  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于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贵,勉强以求不失,盖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无为而有以为之,则犹有为也。唯无为而无以为者,可谓无为矣。其下非为不成,然犹有以为之,非徒作而无术者也。

  圣人顺从自己的内心而不逾越规矩,并不是有意追求德,而品德自然就具足了。层次低的人知道德的宝贵,小心翼翼地害怕做错失德,然而只是保全了自己,哪里是有德呢?无所作为但是有想要作为的打算,有目的、有动机,还是一种有为。只有无所作为并没任何作为的动机、没有想要达到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无为。具备下等德的人,不作为就不能完成事情,但是还有做成功的动机,不是只作为而不讲究方法的人。

  仁义皆不免于为之矣,其所以异者,仁以无以为为胜,义以有以为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义有上无下,何也?下德在仁义之间,而仁义之下者。不足复言故也。自德以降而至于礼,圣人之所以齐民者极矣,故为之而不应,则至于攘臂而强之,强之而又不应,于是刑罚兴而兵甲起,则徒作而无术矣。

  仁爱、正义的人都不免努力作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仁爱以它的无目的、无私心、不求回报而胜于正义,正义是有目的地追求功绩的。德是有上下之分的,而仁义只有比它更高的德而没有相比更低层次的了,为什么呢?下等的德就在仁义这个水平,比仁义再低的就不算是德了。德这个层次以下的礼仪,是圣人拿来管理百姓的标准,所以勉力施为而得不到回应,就扬着胳膊强迫人服从,如果还没人服从,就使用刑罚和暴力的手段,这才是一味忙着做而不讲究方法。

  忠信而无礼则忠信不见,礼立而忠信之美发越于外。君臣父子之间,夫妇朋友之际,其外灿然,而中无余矣。故顺之则治,违之则乱,治乱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发,故曰“乱之首”也。圣人玄览万物,是非得失毕陈于前,如鉴之照形,无所不见,而孰为前后?

  世人视止于目,听止于耳,思止于心,冥行于万物之间,役智以求识,而偶有见焉,虽自以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始也。世之鄙夫,乐其有得于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遗厚,采华而弃实,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忠诚守信而不讲礼节,别人就看不到忠诚守信的一面,有了礼仪,忠诚守信的美好才能反映出来。现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只有外在的端庄礼仪,而没有内心的情感基础。所以百姓之间关系调和彼此忍让,社会就安定;百姓之间若发生矛盾,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安定与混乱相隔的时间短得容不下一根头发,所以说礼仪是祸乱的开头。圣人通过道观察万物,是非得失全都展现在眼前,就像照镜子一样,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哪里还分什么前后呢?

  世人看东西局限于肉眼所见,听声音局限于耳朵所能听见,思考局限于心中所能想到的,稀里糊涂地行走于万物之间,用聪明来追求知识,偶尔有新的发现,自己以为明白了,却不清楚自己从头到尾一直是糊涂的。世界上的粗陋可鄙的人,在低层次上有收获就感到高兴,而不知道还有高层次,所以喜欢薄的而丢弃厚的,追求表面的美好外表而抛弃内在的本质,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谁能取得真正的道呢?

  老子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本,包括“仁义礼智”等精神方面,也应该依从于“道”。在第二十一章中他写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八章说:“常德不离”、“常德乃足”,可见“道”是“德”之本。在本章中老子将传统所说的道德,分为“上德”、“下德”,其中下德又包括“上仁”、“上义”、“上礼”等。“上德”是合于“道”的德,具备“上德”的人完全依道而行事,故他们不表现为外在的德行,非仁非义,无善无恶。他们治理天下,也不以仁义为标榜,只是顺应万物的本性。而具备“下德”的人,他们处处坚守仁义,在实施“德政”的过程中,反而违拗了事物的原本规律,加入了过分的个人主观意志因素,他们追随“道德”,实际上却在这种对道德的过分追逐中偏离了“道”,看似有德,实则失德。

  而德之后又分为仁、义、礼等不同的层次。“仁”只是怀着仁和之心,如“上下相亲谓之仁”、“仁者爱人”等;“义”则内容更加充实,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心”等;“礼”则更加完备繁冗,衣食住行、服饰宫墙、车马仪仗皆有严格规定。可见在老子看来,“规矩”越多,偏离“道”也就越远,也就越虚假。所以,上德的时候能为天下谷,人们都向往他,归附于他,而到了上礼的时候,就只能“攘臂而扔之”了。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的东周时代,这时周王朝的中央权力已经衰落,诸侯相互征伐、争霸,天下干戈四起,恃武而称雄者不计其数,仅史书上明载的战争就四百八十多起,被灭亡的国家数十个,被杀死的国君以百计。所有的思想家、学者都目睹着这前所未有的混乱而思考着其中的原因。孔子认为混乱产生的原因是周礼逐渐被世人遗忘,故而一生奔走呼吁“克己复礼”;一些法家改革者则认为“恶”是人的本性,一定要通过制定严厉的法规才能警戒人民,防止人民作恶;而老子则认为,天下混乱的根源并非是礼仪、法制的缺失,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繁礼、酷法违反了人的本性,违反了自然规律,因此导致“上德”的沦落。

  故而,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指出礼产生于忠信的缺失,是世间祸乱的本源。只有去其浮华,返璞归真,去其虚名,立足于实际,才能真正地符合于“道”,才能使混乱的世界回归于平静。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个人的遭遇和发展与处世方式、性格特征息息相关。有些人性格随和,能根据周围的环境和身边人的感受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行为,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之中;而另外的一些人,则因为“个性十足”而失败,被周围的人所抛弃、处处遇阻成为孤家寡人。坚持原则很重要,但真正的智者并非是“顽固不化的”,人们常说“顺应大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包含着这种思想。所以说,上者,能顺应大势,创建一番事业;中者,能随时而变,不陷于困境;下者,违背大道,终尝苦果。很多外部环境不是靠信心便能改变的,与其硬要对它们进行改变,不如暂时舍却,顺应时局或更待佳时。即便满怀救世治国决心的孔老夫子,有时也不得不发出“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道不行,乘r浮于海”的感叹。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之时恃才傲物,轻狂恣肆。他反对老子无言、无为的思想,并作了一首诗:

  显然,在诗中白居易将老子所言的“无为”、“无言”理解成了“完全不作为”、“闭口不言”,这是不正确的。但这也明显地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思想,他少年有为,声名远扬,身居高官,志得意满,不甘心无所作为,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地位一定能实现中国读书人梦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

  此时的唐朝,早已不复当年盛况,国政混乱,军阀割据,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撰《策林》七十五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元和二年(807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元和五年(810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的确做到了儒家要求的危言危行。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触怒权贵,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在白居易的人生中是个重大转折,从他的诗中我们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在贬为江州司马之前,他是激愤的,他的诗是尖锐、锋芒毕露的,而此后他的人则开始变得低调,他的诗也开始渐渐变得含蓄而内敛。据传,在沉重的打击之下,白居易曾沉心研究《道德经》,经过冷静的思考,他体会到,在当时,激愤并不能拯救已经沉沦的唐王朝,反而还会危及自身的安危。于是他开始奉行老子的哲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很快,白居易重新被启用,担当了重要的官职。在新的官职上,白居易顺势而为,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急流勇退,主动要求外调。

  当然,他此时并非一味地逃离,而是顺应大势,做自己能做的贡献,而非顽固、激愤地和权贵们抗争。这样他既避免了被卷入严酷的权力斗争,保全了自身,又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他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可以说此时的白居易真正掌握了“无为”、“无言”的真谛。他不再关心政治斗争,朝廷上是宦官还是军阀专权,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他除了为治下的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以外,就饮酒赏月,吟诗作赋。白居易的生活历来为后代文人们津津乐道。他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北宋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唐孟肇《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此等治民、处世的方式,不仅使他深受杭州百姓爱戴,也使他最后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太子少傅,成为当时难得的一位善始善终的高官。他晚年,总结自己的经历之时作诗: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对牛弹琴”的事情大家都做过,但是,每个人时间和精力就这么廉价吗?所以与其愚蠢地追求“朋友多”,倒不如学学聪明人的做法,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专注于事!

  注解:山风吹动树叶哗哗作响,引起了山犬的狂吠;傍晚时分,一户人家点燃了松明火把,燃烧的烟雾飘上天际,同秋云交融在一起。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精彩一瞬的背后,往往沉淀着经年累月的积累和不为人知的汗水。只要你不急不躁、耐心努力,保持着对新事物、新领域的探索,就是行进在成长的大路上。新的一天,早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险遭24分大逆转!广东男篮7分险胜福建,胡明轩25+8周琦17+10!

  贪婪成性,知法犯法,安徽国控资本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立慧被“双开”

  2-1!2-2!亚冠一夜2队出线%禁区假摔!马宁明察秋毫:从判点球到改黄牌,亚冠执法零误判

  OpenAI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被夸大了,不可能一夜之间带来实质性的商业变革

  Surface Laptop Go 3体验:性能升级 轻巧机身续航给力

  双胞胎在桌子里玩捉迷藏,本来以为就一个谁知道还有一个。“不怪孩子容易丢 有空是真钻啊”#调皮捣蛋的小家伙

  爸爸给4岁半的儿子“挖坑”,不料儿子淡定应对。“新脑子”好用,不好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