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协同性和精准度体现了城市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智慧化管理,实时监测运行、科学预判风险、高效处置事件,打造“人防+数防”的多元管控模式,是高效精准防治城市水污染和内涝灾害、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重要举措。
智慧管理平台为排水系统织牢协作之网。发挥智慧管理平台信息汇聚作用,汇集城市雨情、水情、积水、地形、路况等多方面基础信息数据,畅通气象、水利、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渠道,通力协作、凝聚合力,做到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协同治理,提高不同部门的高效协作能力。
监测预警装置为排水系统擦亮敏锐之眼。通过市政排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采集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与城市地图叠加,形成数字化排水管网动态清晰一张图,提升日常管理、应急抢险等工作效率。在排水管网重要节点布置物联感知设备,全天候监测排水系统运行液位,因地制宜监控流速、流量、水质指标,重点监测易涝点等重点区域,自动感知超警戒值情况,及时预警,有效弥补人工巡检在即时性、连续性和精准性方面的不足。
预测预报模型为排水系统赋予智慧之脑。结合降雨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城市人口、供水量、污水处理量、排水流量等监测数据,借助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模拟排水管网的水力运作时的状态和水质参数的变化规律,实现事前精准模拟。打造高精度、高效率防治城市水污染和内涝灾害模型,对城市内涝积水、水质污染的预测预报与实时风险研判,编制城市内涝风险图,为事中决策提供相关依据,为事后应急方案和规划设计修订提供支撑,做到“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萌芽”。
调度控制平台为排水系统装上高效调度之“手”。通过定位装置、移动终端和高清视频等智能化管理设备,实时定位作业车辆和人员的位置,实时掌握应急物资的数量和分布,实时跟进排水管网建设和抢险工程,打造实时指挥调度体系,实现人、车、物、工程高效联动响应。通过远程管网控制平台,及时向下级调度中心下达调度指令,远程控制城区自动化水闸和泵站,有效提升城区联排联调水系调度效率和城市内涝与水污染风险管控水平。
智慧排水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的必要一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型机遇,因地制宜推动“眼明脑灵手巧”的智慧排水建设,切实推动城市水污染和内涝等安全风险防控从“事后处置、被动应对”转向“事前监测、主动预防”,大幅度提高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对休闲锻炼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城市公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市民前往。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重庆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为渝西地区再添一条连通中心城区的市郊铁路。目前,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到575公里。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举办第22期“读党史·知名城”联合党建活动,与来自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温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瑞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的党员干部一同学习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传承的新理念、新要求,交流瑞安的红色故事和保护探索实践。
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员会议,于2025年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31人,列席247人。
联建共建 双向赋能——山东省日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升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管理侧记
肩负使命担当 建设高端智库——“2024年度中规智库学术报告发布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