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节水优先的“徐州答卷”
日前,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对徐州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复查专家组认为徐州市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工作的各项指标达到复查考核规定要求,同意通过复查验收。
徐州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巩固提升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以水资源利用高效率,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正成为徐州书写新时代答卷的鲜明注脚。
徐州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调整充实了徐州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网络,定期协调沟通,确保各项创建任务有序推进。
徐州市相继编制完成《徐州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14-2020)》《徐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徐州市矿井水利用规划》《徐州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一系列专业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节水优先工作实施方案,为节水型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继颁布实施《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徐州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构建水资源管理全过程、闭环式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徐州市立足市情水情,系统治水兴水,创造出“调水济城、净水美城、饮水惠城、节水兴城”的徐州治水模式。
坚持调水济城,保障城市用水需求。系统实施水资源调配工程,加快实施郑集河输水扩大、刘山北站拆除重建、黄河故道水利配套工程,逐渐完备南水北调、江水北调徐州段工程体系,建立多源互补、蓄泄兼筹的现代化水网,水资源调引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净水美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实施生态河湖建设三期行动,建成丁楼、南望两座净水厂,实现“源头净化、清水进城”。提前3年完成市区建成区36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扩面推进建成区河道景观提升、片区水系贯通和规划区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徐州建成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坚持饮水惠城,共享城乡优质饮水。系统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供水入户全覆盖,构建“1+5”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全面完成微山湖小沿河、骆马湖窑湾等7个水源地达标建设,水源地水质保证率连续多年100%,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2.5%,城镇和乡村居民共享优质水待遇。
坚持节水兴城,助推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优化产业体系布局,提高行业用水准入门槛,加快淘汰一批高耗水项目。加强地下水保护,全市完成地下水封井227眼,年压缩地下水6000多万方。加快污水处理设备提档升级,市区建设投用污水处理厂7座、扩建提标4座,在全省率先将出厂水提升至IV类标准。水资源的硬约束,成为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徐州坚持把节水优先放在突出位置,从理念、制度、措施等各方面统筹谋划,加速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以非常规水源创新利用为突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破解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难题,引领节水纵深发展。
推广再生水。强化典型示范,探索市场运营,将再生水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冷却、城市景观、市政环卫,年利用量超过4700万吨。优用矿井水。相继实施10项矿井水利用技改工程,年利用总量超过3000万吨,形成“因地制宜、排供结合、优水优用、综合开发”的矿井水利用模式。巧用雨水。大力推行雨水利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市区建设下凹式绿地、园林,增加雨水回渗;居民小区、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建雨水收集池等方式,储存利用雨水。市区雨水年利用量超过2000万吨。合同节水。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抓手,发挥水效领跑者典型示范作用,打造中国矿业大学高校合同节水亮点,通过树立标杆、标准引导、政策鼓励,形成用水效率不断的提高的长效机制。
此外,徐州市坚持全民节水,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成为节水优先的实践者、守护者。
徐州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卜凡敬说,徐州水务系统将把节水型城市建设作为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器”,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保障用水安全,沿着“人水和谐、绿色崛起”之路,继续阔步前行。